汽车防冻液多久换一次?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与更换
防冻液的作用:防冻和冷却
防冻液的全称为防冻冷却液,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有两项主要的功能:第一就是防冻,第二为冷却。 防冻液可以防止车辆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车辆的冷却系统,而在夏天则可以防止“开锅”。
防冻液除了具有“冰点低、沸点高”特点外,还具有防腐蚀和防水垢的作用。车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大部分都由金属部件构成,如果南方车主常年使用自来水取代防冻液的话,这些金属部件常年与高温的水接触,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腐蚀,从而影响冷却系统的工作。例如,水泵和节温器就很容易受损。
不同的车厂对原厂防冻液的建议更换周期会有所差异,但其中绝大部分厂商建议车主每2年更换一次车辆防冻液,也有部分厂商表现其原厂防冻液更换周期为4年或5年。但不管怎么说,总之都要换,无非是更换周期长短罢了。
在更换防冻液的时候,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等车辆冷却,切勿在发动机处于高温的状态下更换防冻液。一来会有烫伤的风险,二来在“热车”时放掉防冻液也会影响到车辆的降温。
一般刚行驶过的热车在熄火后半小时,水温就会明显下降,此时就可以开展更换防冻液的工作了。第一步:放水,放水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规范的操作是将车顶起,拧开底部的放水螺丝,让防冻液从这个放水螺丝孔中排出。
为了更彻底的放掉旧的防冻液,使用防冻液专用真空加注工具抽真空
当然更换防冻液之前,还可以进行冷却系统的冲洗。
加注新的防冻液时,可以直接向储液罐中加入大约5L左右(视车型而定)的防冻液,液面高度到达上限MAX位置后停止加注。
之后启动车辆,怠速运行10分钟左右让车辆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并且使新换上的的防冻液能在车内水道中充分循环,之后再关闭发动机,打开储液罐会发现液面高度有所降低,这时只需要再添加适量的防冻液使其液面保持在MAX和MIN之间即可。
防冻液的检查:定期检查液面高度和冰点
检查防冻液的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检查液面高度,这个一般车主自己就能完成。可以在洗车的间隙抽空看一下防冻液的储液壶,液面高度在MAX和MIN之间即可,防冻液不宜过少,当然也不能过多。一般车辆防冻液很少会出现缺少的情况,所以基本不用太过于操心。但如果您防冻液缺少明显,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很有可能是冷却系统中有渗漏。
第二种状态就是检查防冻液的冰点,这就需要借助专用仪器设备了,一般车辆每5000-10000公里保养一次的时候顺便检查一下就行。但如果是2年以上没有更好过防冻液,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自行加过水的车主,就需要注意了,在入冬之季最好找时间去检查一下。